2011年12月15日星期四

鼠科魚類 : 熊貓鼠




熊貓鼠 別名:
英文名:Panda corydoras, Panda cory
學名:Corydoras panda (Nijssen & Isbrücker,1971)
原產地/分佈:南美洲秘魯境內
成魚體長:3 - 4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2 - 28 ℃
酸鹼度:PH 5.8 - 7.8
硬度(dGH): 4 - 18°N
活動水層:底層
繁殖方式:卵生

熊貓鼠簡介  

    屬於小型且知名度很高的鼠魚品種,在眼睛部位有黑帶橫過,尾柄及背鰭上亦有黑色斑點,就像是小熊貓一般,十分逗趣可愛,屬於活潑好動的品種,可在水族箱中鋪滿小石子,猶如原始棲息地一般。
    雜食(更喜歡活餌),愛網卵,卵生,可與小型魚混養,適合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底層魚。建議鋪上細的暗色底砂以保護他們的觸鬚。
    膽子小,數條群聚的時候它們就會有安全感。 雖然體格不算強壯,但只要多加照顧,仍然是活潑可愛的小精靈,討人喜歡。
近來由於大量人工繁殖,售價也趨於便宜。
    儘管該鼠不怎麼挑水質,但是由於近親繁殖的關係,市面上出售的熊貓鼠身體比較弱,若飼養不夠細心,則比較容易死亡。不過人工養殖的熊貓鼠中,也有純白的個體,眼睛並不是紅色的,身體異常潔白透明,非常值得收集。

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鼠科魚類 : 滿天星鼠




滿天星鼠 別名:珍珠鼠,斯特巴氏兵鯰,薩瑞塔鼠,紅翅珍珠鼠, 黃翅珍珠鼠
英文名:Sterba s corydoras
學名:Corydoras sterbai (Knaack,1962)
原產地/分佈:南美洲巴西中部與玻利維亞,秘魯
成魚體長:5 - 7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3 - 26 ℃
酸鹼度:PH 6.2 - 7.8
硬度(dGH): 4 - 12°N
活動水層:底層
繁殖方式:卵生

滿天星鼠簡介  

外觀最大特徵是頭部短,短吻,且據點狀花紋。魚體兩側有7-8條斑點所組成的的橫條紋,點狀網花延伸背鰭、尾鰭及臀鰭;橘色的胸鰭鰭棘,與腹鰭鰭棘是該種最大特徵。
滿天星鼠的繁殖並不困難,成對的滿天星鼠到了繁殖期,可見公魚不安的四處遊動,來選擇自己的地盤,並且清理出平坦的產卵房。公魚會對母魚展開追求,母魚會將卵產在平坦的地方,如葉子上,平坦的沉木上,平坦的石頭上,甚至缸璧。授精后的卵約4天後,便可看到小魚孵化。滿天星鼠一次可產下約50-150粒卵。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魚類養殖混養蝦類 有效防治病蟲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近期成功利用蝦子咬食魚虱的特性,在魚池混養蝦類有效控制水中寄生蟲魚虱之危害,這項生物防治方法對建構安全生態養殖有很大助益。

 魚虱大多寄生在魚類之體表,幼生時期則寄生在鰓絲上,可分為淡水、海水二類,蟲體以肉眼即可觀察到,被魚虱寄生的魚會呈現極度不安,在水中快速狂游甚或躍出水面,有時會與池壁或池底石頭等物體磨擦,企圖迫使魚虱脫離,因蟲體會在魚體表自由移動會造成無數傷口,容易引起細菌、微細病菌之二度感染,並加重池魚之病情,嚴重時會造成食慾降低、魚體瘦弱,甚至引起寄主死亡。由於蟲體能在水中自由游泳進行傳染,且將病原菌、病毒等四處傳播,造成全面性感染,一發不可收拾。

 水產試驗所淡水研究中心利用混養蝦類的生物防治方法,以蝦類來控制水中寄生蟲魚虱之危害,試驗中將淡水沼蝦與魚虱一起放入含有400㏄水量的燒杯內觀察,發現蝦子會用5對步足,像接飛盤一樣夾住魚虱,然後習慣性將獵物傳到2對螯腳,迅速送入口中咬食後吞噬,之後在田間養殖池混養淡水沼蝦一個月後試驗結果發現,之前已嚴重被魚虱寄生的鯽魚很快克服解決被魚虱圍政的困境。

 水產試驗所建議養殖業者在放養魚苗時可混養蝦類,利用生物防治方法來控制病蟲害,如此便可間接減少用藥及殘留藥物,而達到安全生態養殖的生產目標。


卵生鱂魚類 :藍眼燈




別名:藍眼燈、女王藍眼燈、非洲藍燈眼
英文名:Africa Lampeye
學名:Aplocheilichthys normani
原產地/分佈:西非的高原湖泊水域--喀麥隆(Cameroon)、奈及利亞(Nigeria)與南多哥(Southern Togo)
成魚體長:4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6.0 - 28.0 ℃
酸鹼度:PH 6.0 - 7.0
硬度(dGH): 5.0 - 10.0°N
活動水層:頂層
繁殖方式:卵生


體形特徵:最大體長可達4cm。公的胸鰭比母的胸鰭尖,公的臀鰭部份是呈平行四邊形,母魚的臀鰭部份則是呈三角形。母的尾鰭像扇子,而公的尾鰭比較像大楷毛筆,且上下兩側略呈黃色。


特性:其眼睛呈鮮藍色,在黑暗中會發出迷人的藍光,故俗稱為女王藍眼燈,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嬌小的體型和燈科魚相似,所以我們常把它歸為燈魚,其實它是鱂魚才對。


食性 :可喂予人工飼料及小型活餌。


描述: 此類鱂魚在飼養上相當容易,只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那就是水質不一定要刻意地調整成偏酸、偏鹼或偏中,但是一定要乾淨!也就是說在飼養這類燈眼類將魚時需要一套相當健全的過濾系統,同時定期地換水,如此才能常保這些美麗的小魚健康漂亮。過舊或過髒的水質容易讓燈眼類將魚發生黴菌性與細菌性的疾病。


習性:性情溫和,喜群體行動。

鼠科魚類: 俗名~弓箭鼠 (印地安鼠)



印第安鼠 別名:弓箭鼠
英文名:Skunk corydoras
學名:Corydoras arcuatus (Elwin,1938)
原產地/分佈:南美洲
成魚體長:4 - 5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2 - 28 ℃
酸鹼度:PH 6.5 - 8
硬度(dGH): 4 - 12 °N
活動水層:頂層
繁殖方式:卵生

印第安鼠簡介  

原產於哥倫比亞境內的帕普里河,以及厄瓜多爾的卡那波河。一說分布於哥倫比亞的美他河(奧利諾科河支流)。同一水系中還有長鼻弓箭鼠共同棲息。因為長鼻弓箭鼠個體之間體色差異比較大,數量又稀少,有種觀點認為這些長鼻型弓箭鼠是普通型弓箭鼠和其他某種鼠魚雜交的結果,而不是單獨的一種魚。

養魚必備(秘訣三 之 鼠魚的挑選法)

(1)大頭細身的鼠魚別買...

餓過頭的鼠魚雖然有機會養胖...

但多半因體力耗弱且缺乏抵抗力體內寄生虫大量繁殖...

因寄生虫纏身而死的鼠魚遠比餓死的鼠魚多....

(2)眼睛凹陷千萬別買...

感染寄生虫的鼠魚最典型的就是眼睛凹陷..

頭部及身上出現白色斑點...

(3)游起來搖頭晃腦或無力縮鰭趴在缸底的不要買..

(4)鬍鬚溶解或體表覆蓋一層半透明白模膜的鼠魚不要買....

鯰科類魚~俗名: 狗仔鯨

狗仔鯨
俗名: Redtail Catfish
學名: 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
地域: 秘魯, 阿瑪遜
溫度 : 20-26°c
p.H : 6.0-7.0
  • 描述 : 狗仔鯨是鯰科中係熱門魚類, 生長速度快, 體型可達一米以上, 要有心理準備日後需要更換大型水槽或裸缸.
  • 餵飼方面 : 要生口或生肉亦可, 唔適宜同小型魚類或差不多SIZE魚類混養
  • 習性 : 夜行性, 幼魚時需要放置物件給予躲藏
  • 水質 : 中等, 否則易患紅點病和反鰓.
  • 習性 : 長大一次就會甩層薄到好似紗既皮, 此刻新養者常會誤以為綿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