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魚類養殖混養蝦類 有效防治病蟲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近期成功利用蝦子咬食魚虱的特性,在魚池混養蝦類有效控制水中寄生蟲魚虱之危害,這項生物防治方法對建構安全生態養殖有很大助益。

 魚虱大多寄生在魚類之體表,幼生時期則寄生在鰓絲上,可分為淡水、海水二類,蟲體以肉眼即可觀察到,被魚虱寄生的魚會呈現極度不安,在水中快速狂游甚或躍出水面,有時會與池壁或池底石頭等物體磨擦,企圖迫使魚虱脫離,因蟲體會在魚體表自由移動會造成無數傷口,容易引起細菌、微細病菌之二度感染,並加重池魚之病情,嚴重時會造成食慾降低、魚體瘦弱,甚至引起寄主死亡。由於蟲體能在水中自由游泳進行傳染,且將病原菌、病毒等四處傳播,造成全面性感染,一發不可收拾。

 水產試驗所淡水研究中心利用混養蝦類的生物防治方法,以蝦類來控制水中寄生蟲魚虱之危害,試驗中將淡水沼蝦與魚虱一起放入含有400㏄水量的燒杯內觀察,發現蝦子會用5對步足,像接飛盤一樣夾住魚虱,然後習慣性將獵物傳到2對螯腳,迅速送入口中咬食後吞噬,之後在田間養殖池混養淡水沼蝦一個月後試驗結果發現,之前已嚴重被魚虱寄生的鯽魚很快克服解決被魚虱圍政的困境。

 水產試驗所建議養殖業者在放養魚苗時可混養蝦類,利用生物防治方法來控制病蟲害,如此便可間接減少用藥及殘留藥物,而達到安全生態養殖的生產目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